1月7日下午的深大校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漫步草场,享受冬日暖阳带来的惬意。“我住附近,一到周末便会带着二宝来深大转转,这里环境舒适又安全,大草地也适合小朋友玩耍。”市民陈女士对记者说,“如果赶上饭点,还会在学校食堂吃饭。这里菜式迭代快,物美价廉,食品安全也有保障。深大面包房自制的面包也是我常买的,带几个回去作早餐。”
高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城市文化集散地、前沿思维汇聚地、科学知识普及地,一些大学还成了城市的著名地标,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打卡。寒假将至,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不少高校在此前开放校园的基础上,扩大了开放范围,通过活化校园资源,依托剧场、体育馆等设施,推出公开课、科普展览等活动,迎接假期“打卡”热潮。市民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便可查看开放通知和注意事项。
在南科大文博中心展厅一楼,一场“材料改变世界-2023”系列展览之“材·想”让不少青少年利用周末时间前来参观。这里展出的42份入围“未来·材料海报设计大赛”优秀作品为孩子们打开了观察世界的窗口。记者了解到,除了户外校园,多所高校的文化场馆、体育设施等资源也逐步面向社会开放。
作为被央视点赞开放校园的优秀案例,南科大校内三所图书馆已面向市民开放,市民可使用图书馆阅览空间、学习座位及休憩空间。同时,市民可在馆内阅读本馆藏书,在校园网内访问本馆电子资源。此外,学校每年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演出等也向市民开放,让大家充分感受大学精神,体验文化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南科大科研设施,比如冷冻电镜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许多大型科学仪器已进入深圳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在满足自身使用需求之外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用于科学研究。据悉,南科大目前取消了预约人数限制。
独特的俄式建筑、宽阔的校园空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一直是市民热衷的打卡地。去年1月,龙岗区迎春花市在该校开市。花市期间,市民无需预约便可进校,不仅能够买年花、淘年货、逛市集,还能畅游大学校园,感受浓郁俄式风情,品尝俄式风味。
在追寻航天梦的道路上,处处都有哈工大人的足迹。记者在哈工大深圳校区看到了一架“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模型,与学校主楼遥相呼应。据了解,该模型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捐赠,箭体高10米,直径0.6米,是广大师生感悟航天精神的新地标。此外,该校综合展馆、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等也成了市民热门“打卡地”。综合展馆位于主楼2楼,集中展示了哈工大及深圳校区的办学历程及办学成果。去年以来,展馆吸引了许多中学生参观,大家纷纷表示未来一定要与哈工大“相约”。
1月8日,深圳大学城官方微信号发布了最新访客入城指南,标明“自2024年1月8日起,园区开放时间为每日7:00-22:00”,社会公众及其他相关人员可通过刷身份证或微信公众号登记入诚信息进入园区。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一直对外开放,无需预约(谢绝14周岁以下儿童入馆)。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市民需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验后方可入校。大部分高校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场所为非开放区域。参观完校园后,市民还可在食堂体验一把学校餐饮。深大、南科大、港中深、深北莫的高校食堂已开放。
市民谭女士带着孩子几乎打卡了深圳所有高校,预约方便、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是他们喜欢去大学的原因。“在不影响本校师生的前提下,我们会在教室外面溜达一圈,然后去大草坪转转,最后在食堂吃个饭。去的次数多了,孩子不仅接受了大学的熏陶,也更懂礼貌和礼仪了。”谭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