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服务 > 对外交流 对外交流

用音乐深度融合共建“人文湾区”

日期:2025-07-30 10:04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用音乐深度融合共建“人文湾区”

  当高亢嘹亮的唢呐声,遇见即兴律动的爵士乐,两种看似南辕北辙的音乐元素,如何在碰撞中展开对话?近日,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马玮谦与Jazzclectic爵士乐队在深圳音乐厅小剧场带来了一场风格独特的音乐会。在这场演出中,《百鸟朝凤》可以与“黑悟空”即兴互动,《茉莉香》《彩云追月》等东方名篇在唢呐激扬有力的音色中完成爵士重塑。从传统民乐到流行爵士,这场音乐会以乐为媒,书写了深港文化交流的篇章。

  中国民乐与爵士乐擦出火花

  马玮谦自幼随父亲学习中国管乐器,是现任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中国吹管乐演奏家,精通唢呐、管子、喉管、笛、箫等乐器,并将南北演奏风格融为一身。他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曾赴内地跟随唢呐名家刘英、管子大师胡志厚深造,毕业后获邀于香港演艺学院任教。

  谈及此次与爵士乐队的跨界合作演出,马玮谦表示,这种跨界早已融入自己的艺术实践。他生活成长于香港,多元的文化艺术氛围令他早早接触到了爵士乐、流行乐等音乐类型,加上专业扎实的功底,有助于他将跨文化的音乐融为一体,并生发出自己的演奏风格。

  在这场音乐会中,深圳的观众们听到了拉丁爵士名作《Spain》被中国传统管乐音色渲染;拉丁风格情歌《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与爵士乐《Sway》摇曳相遇;气贯长虹的《男儿当自强》与缠绵萨克斯旋律《Careless Whisper》的碰撞;更有全球流行热歌《APT》与中国风的新鲜混搭。舞台上,马玮谦和他的音乐伙伴一起,用古老的中国民乐,叩击着当代多元文化的脉搏。

  为大湾区的深度融合注入动力

  如今,马玮谦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演奏家,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演艺专责委员会(社区)委员。他活跃于多个音乐领域,以丰富的音乐创作、演出活动助力中国传统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在香港,学习民乐的人不算少,很多中小学都有自己的民乐团。因为每年全港都有校园音乐比赛,这些都促成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民乐的学习和兴趣。”马玮谦介绍道。近年来,他也积极通过教学、校园分享、个人演奏会等方式,吸引更多学生爱上这门乐器,爱上民乐。

  “16年前,我首次跟随香港爱乐民乐团来到深圳音乐厅,参加‘美丽星期天’的演出,收获非常多”,回忆起与深圳的缘分,马玮谦感触良多。彼时,他刚刚进入香港演艺学院学习。他发现这种文化交流加深了他对音乐的理解。“音乐,连接起人与城市的记忆,也架起了深港文化交流的桥梁。”

  据了解,此次跨界演出便是缘起于深圳音乐厅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简称“香港康文署”)的持续深化艺术交流合作。

  近年来,深港文化交流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广阔的前景,两地文艺团体、艺术家和文创机构深度互动,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交流格局。香港康文署文化交流联络办事处高级经理魏咏茵表示,大湾区观众对文化艺术需求旺盛,下半年,香港专业演出团体将带来多场高品质商业演出,也将邀请深圳艺术家赴港演出,以常态化、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共建“人文湾区”,为大湾区的深度融合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 

附件: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