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开幕音乐会演出现场。
9月13日晚,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开幕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上演。本届音乐季以“深圳,让世界听见丝路”为年度主题,将持续42天,联动来自1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近30国的顶尖艺术家,共同呈现21台29场高水平演出,涵盖交响乐、歌剧、舞蹈、室内乐、戏曲、音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让深圳成为世界聆听丝路、感知中国的文化窗口”
本届音乐季首次推出线上同步直播,选取音乐季内9场高水平演出,将演出通过直播送入千家万户。
本届音乐季艺术总监、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叶小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音乐会真正体现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来自多国的艺术家以音乐为纽带,展现了文明互鉴的动人力量。本届音乐季不仅注重经典作品的呈现,更鼓励新创作与跨文化对话。希望通过这场音乐盛宴,让深圳成为世界聆听丝路、感知中国的文化窗口。”
音乐会由指挥家戴恩·兰姆执棒深圳交响乐团,以饱满的管弦色彩、恢宏的旋律传递出乐曲深厚的历史情怀。此次吕其明管弦序曲《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的呈现,无疑是对经典的一次深情回望与崭新诠释,更是对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深情致敬。
小提琴家斯坦尼斯拉夫·普罗宁以精湛技艺演绎了陈钢的小提琴名作《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作品巧妙融合了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音调与西方小提琴炫技语言,旋律婉转奔放,令人陶醉。
来自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带领观众跨越空间将目光移到大洋彼岸热情的西班牙。
赵聪创作的琵琶协奏曲《福吉天长》则是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创作手法融合的佳作。现场观众在演出后表示,“琵琶与交响乐队的融合太震撼了!既能听到传统的中国韵味,又有国际化的音乐表达,这种中西方融合的演绎让人耳目一新,真正体现了音乐无国界的魅力。”
“音乐是共通的语言”
音乐会下半场以威尔第的《命运之力》序曲开场,戴恩·兰姆将其对威尔第作品的理解与表达融汇其中,作品宏大的气势和强烈的情感冲击,瞬间抓住了观众的心。
来自阿尔巴尼亚、拥有“黄金嗓音”的抒情男高音塞米尔·皮尔古接连献唱了歌剧《维特》《卡门》的经典唱段。塞米尔·皮尔古在接受采访时说:“音乐是我们共通的语言,它让我们跨越文化,心灵相连。”
黎巴嫩打击乐演奏家罗尼·巴拉克携自己的原创作品《腓尼基》登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舞台。
随后,男高音塞米尔·皮尔古再次登场,带来两位意大利“歌剧巨匠”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选段。皮尔古的演唱深情而富有感染力,将歌剧中的浪漫与悲壮展现得淋漓尽致,音乐会的气氛随着《今夜星光灿烂》的歌声不断推向高潮。曲终,现场听众的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随后,指挥戴恩·兰姆携深圳交响乐团返场,演绎由叶小钢创作的《广东音乐组曲》选段“旱天雷”。这首广东音乐的代表作,以明快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开幕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