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服务 > 文物遗产 文物遗产

龙华区非遗项目舞进校园

日期:2023-07-13 10:24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龙华区非遗项目舞进校园

  日前,在龙华区大浪实验学校的操场上,舞麒麟社团的成员正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同学们配合默契、各显身手,灵动地展现麒麟的神态,将龙华本地特色非遗项目发扬光大。在大浪实验学校,舞麒麟已然成为一个特色项目。

  扎马步、打拳、腾空跳跃、闻声起舞……大浪实验学校校园内,常常能看到学子们训练的身影。大浪实验学校舞麒麟课程开设于2010年,同年成立学校舞麒麟队,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并将大浪辖区的传统艺术文化之一的舞麒麟发扬光大。

  打好基本功才能舞好麒麟,在非遗传承人与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渐学会踏七星、过花桥、挠头、舔脚、耍尾等套路动作,伴着锣鼓镲的强烈节奏与唢呐的曲调,舞出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不同情绪和神态。

  “大船坑舞麒麟不仅有传统舞麒麟的特点,还有攻防武术的影子。它讲究二人共舞,基本套路有八段,分别是拜前堂、走大围(圈)、双麟会、采青、游花园、打瞌睡、走大围、三拜。”该校舞麒麟社团指导老师李旭常介绍,不同于岭南醒狮文化,舞麒麟发力重点在于头部而非尾部,且以唢呐锣鼓为伴奏,具有中原风情。此外,大船坑舞麒麟的音乐也别具特色,多由演奏者用鼓、铜锣、铜跋、唢呐等乐器现场演奏,与舞麒麟的动作、套路配合相得益彰。观看麒麟舞动之余还可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一段舞麒麟,传递百年记忆,国家级非遗项目大船坑舞麒麟早已成为地方特色的代名词。据了解,大船坑麒麟舞发源地位于龙华区大浪街道,始于明嘉靖年间,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作为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舞麒麟不仅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寄托和精神信仰,它更是客家人迁徙、定居、生存、发展的文化记忆,见证了四百多年来客家人在深圳地区生产生活与历史变迁。

  激发传承新活力,让非遗持续“脉动”。通过学习舞麒麟让大浪实验学校的学子们更好地了解非遗文化,从中找到自己与本地文化的连接。舞麒麟队的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初中生,很希望能成为麒麟文化的传播者,将这个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下去。

  画麒麟、麒麟舞台剧、麒麟寻宝记……在大浪实验学校,舞麒麟不仅是表演艺术,还能与各个学科相融合,在多个舞台闪耀。据悉,今年“六一”儿童节,该校以“小麒麟寻宝奇遇记”为主线,开设了“小麒麟学文化”“小麒麟赏艺术”“小麒麟懂科创”“小麒麟爱劳动”“小麒麟玩健体”五大主题场馆,共设19个游戏关卡。“小麒麟”们每一次成功闯关,即可在“游园活动集章卡”中获得麒麟印章,在互动式学习中撒播非遗传承的种子。(来源:宝安日报)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