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服务 > 文物遗产 文物遗产

深圳“东纵”物质文化遗产242处

日期:2024-09-13 10:28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深圳“东纵”物质文化遗产242处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中秋将至,深圳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又将迎来众多访客。

  深圳作为东江纵队的起源和发展壮大之地,曾经留下了东江纵队大量遗址、遗迹、旧址、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大批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完整串联东江纵队从初创到发展壮大直至北撤烟台的完整历史,还原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由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最新出版的《南粤丰碑——深圳地区东江纵队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是深圳目前最完整的东江纵队红色文化遗产清单。其中,物质文化遗传共242处,包括机构旧(遗)址108处、战斗遗址30处、历史事件相关旧(遗)址57处、历史人物相关旧(遗)址21处、相关纪念物(设施)26处。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土洋村天主教堂

  位于土洋村的天主教堂是一幢带有意大利风格的小楼。抗战时期东江纵队将此处作为司令部。1942年底至1945年春,广东省临时委员会书记、东江纵队政委尹林平,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在此居住办公。1944年8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和广东军政委员会在天主教堂礼拜堂召开联席会议,史称“土洋会议”。

  东江纵队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遗址——东山寺

  1944年7月,东江纵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在东山寺创建。东山寺建筑精巧华丽,石刻复杂工巧。大门右侧镶嵌石匾一块,上有曾生题字“一九四四年七月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创建于此”。

  《前进报》驻地——鹅公村

  隶属于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的鹅公村,位于抛狗岭与鹅公湾之间的谷地。鹅公村建村于清代嘉庆年间,该村四面环山,村前有大水池。村里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一块巨大的天然石壁,从中长出了一棵苍郁翠绿的榕树,不少市民会趁周末来此郊游,共享天伦之乐。1944年初至1945年初,东江纵队重要报刊《前进报》曾经在此活动。

  战斗旧(遗)址——沙鱼涌

  1939年9月初,日军再次在大亚湾登陆,占领葵涌和沙鱼涌。9月12日,曾生率领新编大队主动出击,夜袭葵涌和沙鱼涌,击退日军500余人,收复了葵涌和沙鱼涌,缴获许多战利品,取得了东江地区抗击日军的第一次大胜利。

  营救文化名人接待站遗址——深坑

  文化名人大营救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和精心组织的历史壮举。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时期,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等文化名人被困数百人,陷入险境。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开辟了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前身)立即采取行动,建立联络站,开通通讯线路,展开对中国文化名人的救援行动。

  在阳台山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山窝,这个小小的山窝中,当时竟然藏身了约50名文化名人。邹韬奋、茅盾夫妇、胡绳夫妇、于伶夫妇和沈志远、张铁生等文化名人都曾经住进了深坑草寮,他们以松树作为围墙,架起横杆形成约15米的空间,这样简陋的竹铺就是他们的床了。后来报社和警卫班也搬到这里,大家一边藏身一边继续文化宣传工作,这条小小的土沟被称为文化沟。

  历史人物相关旧(遗)址——刘黑仔故居

  刘黑仔是东江纵队队伍中一抹神秘的色彩,也是一位不能被遗忘的英雄,由于遗物不多,位于大鹏所城的刘黑仔故居中创意运用墙绘、图文展示以及荧屏解说、连环画等多种形式,以简约的黑白灰线条,将刘黑仔的故事向游客们进行展现。

  相关纪念物(设施)——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

  位于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沙鱼涌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是为纪念东江纵队北撤这一历史事件而设立的。1946年5月21日,国共双方正式签署《东江停战和华南中共武装北撤问题联合会议决议》,6月29日,在大鹏湾沙鱼涌海滩举行了欢送北撤部队的大会。

  “为了坚持国内和平,从此登船北撤山东”,面朝大海,一块简易的石碑无声地诉说着他们曾经来过。

附件: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