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服务 > 文物遗产 文物遗产

“一夜鱼龙舞”在深圳是怎么炼成的

日期:2021-02-25 09:57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一夜鱼龙舞”在深圳是怎么炼成的

沙头角鱼灯舞表演。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曾描绘元宵节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曾描写元宵节民间艺人通宵达旦舞鱼龙灯的盛况。

  临近元宵节,记者探访深圳灯笼制作、鱼灯舞等非遗传承人发现,传统民俗灯火在新时代下也在探索传承的新机遇和模式。专家呼吁寻找传承创新路径,点亮传统文化传承的灯火。

  国家非遗传承人舞动百年鱼灯

  2月22日,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沙头角鱼灯舞广场,79岁的吴观球手举着一只全长1.2米,直径为40厘米至50厘米的鱼灯,他用鱼灯遮住身体,脚踩鼓点,时而蹲下,时而跃起,正排练着鱼灯舞。今年元宵节,他们没有计划公开演出。不过,他们依然以淳朴排练的方式,传承古老的民间艺术,表达对节日的美好祝福。

  吴观球是沙头角鱼灯舞代表性传承人,自1956年跟随师傅吴胜源学艺。经过刻苦训练,他熟练地掌握了鱼灯舞的表演技艺。

  “鱼灯舞是沙头角沙栏吓村吴氏家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末清初,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吴观球告诉记者,鱼灯舞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沙栏吓村总是一片灯火,当地人会聚集在广场舞动鱼灯,为节日祈福祝愿。

  这些年,为了更好地传承鱼灯舞的精髓,当地建起了博物馆。吴观球还组建了一支学习鱼灯舞的队伍,并联合其他传承人在深圳多所中小学传播鱼灯舞文化。

  2月22日,记者见到了吴观球,如今年过古稀的他,白发更多了。提及鱼灯舞的传承,他的眼神顿时坚定。“鱼灯舞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卓有成效。不过,眼下,见过全套原版鱼灯舞的老人不多了,多数年轻人外出工作,真正传承鱼灯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吴观球向记者表达了对该非遗项目的担忧。

  在他看来,鱼龙舞虽然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可能面临着手艺失传的困境。临近元宵佳节,向市民展示民俗技艺,再次唤醒人们对传统民俗的关注,点亮传统文化传承的灯火,依然值得关注。

  从传统灯笼转型现代街灯

  今年55岁的张进枢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学习编织箩筐,至今从事灯笼制作已有43年。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灯笼的需求量逐步下滑。临近元宵节,他所在的工厂仅有3名手艺人仍在坚守。

  传统灯笼为何会遇冷?张进枢说,传统灯笼制作过程繁琐,需要历经破篾、编织、糊纱纸、写字等30多道工序。“制作一盏40厘米高的宫灯至少需要半个月,但售价却只有几百元。”他告诉记者,制作传统灯笼还面临材料短缺的问题。比如,宫灯制作使用的绿色青竹,在深圳渐渐难以采集。采用竹木签子代替灯笼原材料,最终的效果或将大打折扣。

  2011年,张进枢开办了公司,他开始寻求突破,一方面传承传统灯笼,一方面将传统灯笼的图案、形式,融入现代灯光技术,形成中国结灯、添灯、花盆灯等各式现代灯笼,探索传承非遗的新机遇和模式。目前,这些现代灯笼主要应用于城市街道,作为传统佳节的装饰物。

  近年来,他积极参与街道民俗展演活动,希望将灯笼制作艺术带到基层。

  2月24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孙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元宵将至,在各式现代晚会和灯光秀的欣赏中,应唤醒人们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关注。他认为,“传承”是非遗保护中重要的一环。他希望,传统的非遗文化能在传统佳节真正走进市民生活,并探索传承的创新路径。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