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深圳:奏响文体旅游创新发展强音

日期:2020-10-14 11:52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深圳:奏响文体旅游创新发展强音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美术馆新馆(效果图)。

  40年的砥砺前行,深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体旅游创新发展“深圳模式”。

  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新的文化理念引领了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从“多样化、丰富化、便捷化”到“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公共文体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从“支柱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体旅游发展,出台系列促进文体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文体旅游投入,推进了文体旅游事业和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深圳文体旅游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与经济奇迹一样的文化奇迹,让深圳成为生机勃勃的“文化绿洲”。

  当前,深圳正在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现代文明之城。深圳将继续坚持文化引领,为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在文体旅游领域先行示范;坚持联动发展,助力建设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坚持着眼未来,对标世界一流,继续推进文体旅游事业创新发展。

  公共文体旅游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经过40年的创新发展,深圳现有文化馆(站)78个、公共图书馆(室)673个、博物馆53个、区级以上美术场馆30家(含20家民营美术场馆),各类体育场地约14000多个。

  在40年的历史节点,我们看到: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深圳书城龙岗城、宝安城、龙华城、深圳艺术学校新址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第二图书馆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星罗棋布的现代化文化设施让人目不暇接。2018年,深圳出台《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确定新建和改造提升112个市、区重大文体设施项目,规划建设深圳歌剧院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推进“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文体设施建设高潮。

  深圳文体设施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全市积极推进以社区图书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健身路径为重点的基层文体设施网络建设,努力打造“一公里文化圈”,全市街道、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0%、100%,公共文体服务的便利性水平不断提升。

  深圳公共文体服务机制不断创新。出台《深圳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完善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体服务机制,公共文体服务社会化、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稳步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总分馆制建设成果受到文化和旅游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2019年全国公共文化重点改革任务现场会上介绍经验;深入推进文化志愿服务,“深圳市建设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创新实践”作为广东宣传文化系统唯一案例,入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丛书,深圳公共文化治理探索成果再获肯定。

  公共文体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文化方面,宝安、南山等5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福田区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鹏所城、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中英街界碑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山月美术馆被评为首批全国9家重点美术馆之一,深圳市文化馆和6个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深圳图书馆、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和7个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中英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深圳博物馆(新馆)入选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充分显示了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实力。

  体育方面,深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服务,打造了全民健身日、市民长跑日、全民健身活动月等传统品牌活动,每年组织区及以上全民健身和赛事活动1700余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超过460万人,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深圳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市民体质合格率超过90%。深圳探索大众乒乓球技术等级段位制,为乒乓球业余锻炼等级提供“深圳标准”,成立市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市体医融合脊柱健康服务站,探索体医融合新路子。

  旅游方面,深圳在蛇口邮轮母港建成运营全市首个深圳游客中心,并与线上深圳游客中心顺利对接、深圳北站游客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线上深圳游客中心PC端和手机版顺利运营,游客获取旅游资讯更加便利。深圳持续开展文明旅游宣导活动,每年向来深游客和市民推送旅游公益短信上亿条。深圳被授予首个“全国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示范市”称号。

  城市文体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重大文体赛事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两城一都”(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设计之都)建设形成鲜明特色,竞技体育实力更加强劲……随着深圳文体旅游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城市文体软实力也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深圳实施了新一轮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重新组建深圳歌剧舞剧院,深圳交响乐团跻身全国一流交响乐团前列;成立深圳市振兴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吸引社会力量投入文艺事业发展;实施文艺精品创作计划,歌曲《再一次出发》《信仰》等4部作品获得第十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据了解,在每届中宣部和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中,深圳均有多个作品获奖。

  深圳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文体赛事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其中,成功举办“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展览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配合推出“城市文化菜单”,将国际化、标志性、代表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的品牌文体活动赛事纳入其中,形成“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文化盛宴;以深圳读书月、文博会艺术节、交响音乐季、“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等为代表的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深圳每年组派文化交流团组近百批,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打造了中国杯帆船赛、深圳国际马拉松等一批高水平本土体育品牌赛事,成功获得WTA年终总决赛(2019—2028年)等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的承办权,每年举办超过30场国际单项赛事和上百场职业联赛,形成了“周周有赛事,月月有高潮,年年有突破”的赛事格局;深圳同时拥有“足、篮、排”三大球一线球队,职业体育俱乐部达16家,新世纪篮球俱乐部、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深大乒乓球俱乐部、南岭铁狼足球俱乐部水平位居国内前列。

  深圳“两城一都”(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设计之都)建设形成鲜明特色。其中,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被正式列入“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合会(WFIMC)”成员,深圳钢琴音乐节、深圳钢琴公开赛等影响广泛,“钢琴之城”建设成效显现;全市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达2.43册,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深圳被国际书商联盟评为“活力图书之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市“设计之都”称号,成功举办三届“中国设计大展”,连续多年举办“创意十二月”“深圳设计周”等活动,“设计之都”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深圳竞技体育实力更加强劲。2016年以来,深圳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均获得优异成绩。先后入选国家队的运动员人数达40余人,涌现出何姿、刘虹、易建联、黄秋爽、陈定、陈佩娜等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优秀体育人才。

  文体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高歌猛进,旅游发展享誉中外,体育产业增长迅猛……文体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凸显。

  2011年以来,深圳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019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深圳创意设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措施,深圳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深圳文化企业超过5万家,涌现了腾讯、华侨城集团、华强方特、雅昌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华侨城、华强方特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现有文博会等国家级产业平台5个,其中文博会成功举办了15届,是全国唯一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

  近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高于全市同期GDP增速。2019年深圳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增加值1849.05亿元,增长18.5%。

  体育产业方面,2016年出台《深圳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并设立每年2亿元的体育发展专项资金。今年深圳又出台《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好家庭、朝向集团、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等知名体育品牌影响不断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6年的498.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28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0%。2019年实现增加值403亿元,同比增长24%。

  旅游业方面,深圳现有景区景点25处(其中A级景区16家),星级酒店94家(其中五星级24家),旅行社1040家,是全国最大的出境游集散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知名的“主题公园之都”,华侨城、华强方特旗下主题公园入园游客数位居全球第四、第五位。

  近年来,甘坑客家小镇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平安金融中心都市旅游观光项目建成开放,“海上看深圳”游船旅游项目试运营。佳兆业金沙湾旅游度假区、小梅沙海洋公园改造工程、大鹏所城旅游区、乐高乐园项目等大型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9年,深圳共接待游客1.45亿人次,同比增长3.9%;旅游业总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6.59%。深圳被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孤独星球》评为2019年10大最佳旅行城市第2名,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

  新的文化理念引领文化改革发展实践

  文化发展理念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南与先导。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深圳不断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新的文化理念引领了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使创新发展的成果经验层出不穷。

  2003年1月,深圳正式确立并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后,深圳文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推动深圳文化建设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争当文化改革发展“领头羊”的新目标。从文化立市战略实施到文化强市目标确立,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的坚定决心。

  深圳评选“十大观念”,引领深圳再造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以纪念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数百万人参与的“深圳十大观念”评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等十大观念成为推进深圳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十大观念是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产物,集中反映了深圳人的精神奋斗史,是对深圳的观念变革历史和改革发展道路的审视和梳理。

  深圳提出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形态。2010年4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与城市主流文化发展定位,“三型文化”被正式定位为深圳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三型文化”的提出,是确立文化在城市战略中的主导地位之后的理论新探索,为夯实“文化立市”战略的价值根基、保持深圳文化的先进性、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深圳还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出版了《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专著,将深圳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标准、制度、机制、服务、绩效和创新等10个方面的领先,为深圳打造“全国性的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确立了全方位的理论指导。

  文化创意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10月,市政府印发《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为六大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确立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两大主攻方向,以及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等十大产业重点,确定每年集中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的确立和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赋予了文化创新产业发展新使命,也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深圳进一步明确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基本定位——坚持在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培育海纳百川、开放包容、青春时尚、先锋现代的文化气质,着力打造国际化先进城市形象,彰显了“创意之城,时尚之都”的文化魅力。

  深圳将继续坚持文化引领、改革创新与联动发展

  助力建设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圳文体旅游工作将如何发展?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出“四个坚持”:坚持文化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联动发展,坚持着眼未来。

  一是坚持文化引领,为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就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过程中,进一步发挥文化在引领发展、凝心聚力方面的作用,不断增进全体市民思想认同,筑牢思想基础,为深圳经济特区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在文体旅游领域先行示范。就是坚持把改革创新摆在文体旅游发展的核心位置,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主动扛起“先行示范”的历史担当,努力在公共服务、品牌建设、产业发展、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示范。三是坚持联动发展,助力建设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就是把未来文体旅游发展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格局、大背景中去谋划推动,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策划举办重大文体活动赛事、资源整合、人才引进、对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加强与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协同发展、联动发展、错位发展的格局。四是坚持着眼未来,科学谋划文体旅游长远发展。就是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战略部署,作为文体旅游工作的总要求,立足国际坐标体系,对标世界一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用开放的眼光、改革的办法加快推进文体旅游事业创新发展。

  下一步,深圳将以加快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为目标,加快推动文体旅游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努力为先行示范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重点为:抓设施基础:打造一批实用型便利型、功能丰富的高质量的地标性文体服务设施;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补齐基层公共文体设施短板,规划建设一批便民利民体育设施,推进建设一批高水平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抓服务创新:顺应广大群众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的需要,以提升质量、扩大供给为抓手,优化文体旅游服务和产品供给。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快实施智慧文旅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全域旅游、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线上线下游客中心,构建信息化智能化旅游服务网络,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文体旅游服务。

  抓品牌打造:围绕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需要,加快提升文体旅游品牌质量,打造一批城市名片。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钢琴协奏曲演奏周、中国设计大展、“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WTA年终总决赛、中国杯帆船赛、深圳国际马拉松等精品“城市文化菜单”系列赛事活动,支持深圳职业体育俱乐部冲击顶级联赛;加大培育和引进一批新的国际性重大文体活动赛事和高水平职业俱乐部。

  抓产业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提升文体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强化创意设计和科技创新“两大支撑”,支持以现代设计提升文化产品内涵和质量,积极发展“文化+”“互联网+”新型业态,推动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占领文化创意产业链高端,使深圳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区域时尚创意产业和文化科技产业集聚高地;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体育产业,加快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推进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等新引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动东部旅游协同发展,建设一批精品滨海旅游设施,丰富滨海旅游休闲度假产品供给。

  抓深化改革: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加强制度设计,加快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出系列政策,提高文体旅游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加快培育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培育一批复合型、特色化的融合发展新业态;鼓励旅游景区等建设文化娱乐设施,推动共建共享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探索文体旅游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改进财政投入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体旅游建设。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