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定位“双轮驱动”,展示城市的文化名片。
自1997年建馆以来,关馆就确立以关山月及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及当代美术研究的学术定位,相继以年度学术专题的形式,推出关山月与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的系列学术专题展览与研讨活动,并多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好评如潮,体现出鲜明的学术方向与建馆特色。
今年,关馆砥砺前行,继续推出高水准展览。先后推出聚焦深圳版画家黄三才的水印版画作品的“鸢飞鱼跃——黄三才水印版画艺术回顾展”、有着近70年党龄的艺术家梁世雄的个展“岁月雄风——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以及“与人民同行——1949年前后的关山月”专题展。这些展览是关馆活用馆藏精品,推动20世纪中后期美术收藏与研究的具体成果。
设计是现代城市文化的最主要抓手。作为“设计之都”的深圳也给关馆的学术指出方向。关馆把当代设计艺术研究课题作为学术定位,通过对设计艺术的学术探讨,为深圳设计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自第九届全国美展第一次中国设计展由关馆承办展出开始,关馆多次举办各类国际设计艺术常设展赛事。关馆还承办国家最高级别的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第四届大展将于今年10月起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令人期待。
此外,关馆还策划举办“向设计致敬”年度展,今年将聚焦艺术名家陈之佛的设计人生; 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项目——“策源地与试验场——设计艺术在深圳(1987-2019)”在关馆三楼展出,梳理深圳设计40年的发展,赢得各方“点赞”。
正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所说,学术定位的“双轮驱动”是根据关山月美术馆资源和深圳城市文化特色来决定的,它的独特性是其他美术馆不可替代的。
擦亮学术品牌,做文化建设的探索先锋
学术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学术品牌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精细多元的工笔画,到“油画民族化”的写意油画,再到神思飞扬的当代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关馆已建立学术品牌的“矩阵”,凸显品牌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青春心印——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今年已持续至第八届,通过对具有代表性青年工笔画家的观察、梳理与展示,已成为展示全国青年工笔创作的重要平台。
“在路上2021: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即将与观众见面。这一品牌已持续八届,是以青年为主体的常设性当代艺术项目,对“70后”、“80后”创作群体和他们的影像艺术创作进行梳理和深入研究。
自2015年起连续五年成功举办的“文脉传薪”系列研究展,以年度展的形式对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进行展示、研究和出版,使得展览具有汇集最新成果、推动学术研究的意义,同时也为全国艺术家提供一个交流和研究的平台。
这些金光闪闪的学术品牌,面向全国,展现出关馆的学术眼光。不少年轻的艺术家正是从关馆的学术品牌展览中崭露头角,迈向艺术生涯,而这恰恰是对关馆坚守艺术水准、寻求创新发展的鼓励和认可。
打破围墙,打造学术型“关山月数字博物馆”
一块屏幕就是一座美术馆。今年关馆推出的“岁月雄风——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反响强烈,虽然展览已撤展,但观众可以通过VR虚拟展厅,“足不出户”观看精彩作品。
事实上,关馆的数字化建设早在十几年前已开始,并持续推进。关馆的数字博物馆建设打出数字技术与内容建设的组合拳,将展览的学术性与技术实现跨界与融合。
目前,关馆正在建设标准型的美术馆数字化应用项目。作为深圳市和全国美术馆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双重试点项目,关馆对其在学术层面上进行新的规划。项目突破传统美术馆学术、研究、展览和推广教育工作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美术馆的未来发展尝试新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关馆也积极打造“关山月美术馆艺术图书馆”,为关馆“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文献库”建设打好技术基础。关馆与深圳图书馆探讨建设分馆事宜,拟定位为“关山月美术馆艺术图书馆”,计划于关馆二楼空间改建,先向本馆开放,再实现向公众开放。
技术是手段,优质内容才是核心价值。关馆将学术管理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与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以及省课题管理单位、出版机构取得联系,理顺学术课题及出版项目的申报流程,并进一步确立“美术馆学研究”课题,围绕该课题完善“深圳市美术机构联盟”项目调研和申报材料,将“联盟”的工作纳入“美术馆学研究”总体框架。
党建引领“不忘初心”,凝神聚力展现担当
关馆的优秀工作业绩还体现在党建活动中。2021年上半年,关馆在认真抓好党史学习的同时,号召党支部志愿者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切实表率作用强化党建工作。
关馆还注重为日常党建注入红色基因,让党史学习“入耳入心”,组织党员观看《红色热土》、《歌唱新时代》——傅庚辰作品深圳音乐会”、“践行初心使命 续写春天故事”音乐主题党课、聆听以“历程——百年美术中的时代记忆”四方沙龙等,在艺术中传输红色记忆,坚定党员的文化自信、汇聚精神力量。
为群众办实事,在公益活动中传递红色精神是关馆党建活动特色。今年2月,关馆党支部与艺术处党支部、文产处党支部赴深汕特别合作区下辖小漠镇南香村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艺术春联以及抗疫物资。关馆党支部书记、馆长陈湘波一行4人在春节期间看望老党员郭炳安,并代表党支部送上慰问金。
今年3月,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恰逢临近“三八妇女节”,关馆支部结合节日特色,组织党员志愿者在周末为市民观众讲解展览,组织女性观众参与公共教育活动,让党员发挥艺术特长优势教大家画梅。
关馆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举办“遇见——星星的孩子”公益作品展,展现社会担当;此外,关馆还联合其他单位,推动党建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学史力行担使命,为民服务守健康”主题党日活动,为市民提供免费义诊服务和新冠疫苗接种知识宣教活动。
回首过往,雄关漫道真如铁;展望未来,而今迈步从头越。关山月美术馆肩负构建高质量城市文化新局的使命,将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现代文明之城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