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湘波一起体验“跨界”的快乐

日期:2025-09-03 10:22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近日,由深圳开放大学联合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晚报社共同打造的“随深学堂”精品课第三期《让艺术更“好玩”一点 从工笔到潮玩 一起走进湘波的艺术世界》,在幸福会客厅开讲。

  此次精品课特邀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作为主讲嘉宾。

  从工笔到潮玩 不断尝试新的可能

  陈湘波始终将工笔画视作创作的根基,尽管后来身兼多职,也仍然保持自己独有的节奏。从工笔花鸟到写意花鸟,从自然诗意到都市水墨,他所画的题材内容丰富。在多年的积累下,陈湘波已有数百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发表文字超百万字,仅关于关山月研究的专著就有两本。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潮的方式融入新时代,让年轻人更喜闻乐见地接触、了解、喜欢,是陈湘波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014年,受深圳年轻人启发,他开始深耕生肖创作。“他们常聊星座,我觉得有点神秘,中国传统生肖也很有趣。”在此基础上,陈湘波打造了“啵啵”系列潮玩,并计划完成十二生肖创作。

  “每年我都会花很大的精力关注传统十二生肖的绘画,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2022年及2023年,陈湘波带领团队两度设计春晚主视觉形象“瑞虎”和吉祥物“兔圆圆”,使“深圳设计”持续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我对艺术文创设计永远持开放和创新的态度,要不断尝试新的可能。”陈湘波说。

  “斜杠”之路 为深圳发展出点力

  陈湘波身边许多朋友笑称他为“斜杠青年”,他坦言因“心软”接下许多社会职务,涵盖美术馆运营策展、中国画创作、美术教育等多个领域。陈湘波笑着说,“虽然占用很多时间,但我觉得这些经历对事业发展很有益,就像树在肥沃的土地上能吸收不同的营养。”现在他虽已退休,仍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我很愿意分享,为深圳发展出点力。城市发展靠每个人的小贡献积累,才能实现大进步。”

  受关山月先生影响,陈湘波多年来持续践行公益。他曾亲自带队深入江西寻乌,开展“美好乡村艺术共创营”,让艺术家、志愿者与村民、儿童同吃同住同创作,用艺术激活乡村文化。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出原画拍卖;2019年,他成立“深圳市慈善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迄今已资助艺术展览项目20余项,总额近300万元。

  “不能只做埋头画画的艺术家,创作时要思考如何服务社会,通过付出形成良性环境,营造共同进步的氛围。”陈湘波说。

  共建“随深学堂” 福田文明实践共创站

  为了让核心教育资源和丰富的主题课程下沉基层、走进社区,满足市民的多样性、个性化、全时段学习需求。“随深学堂”联动福田区文明实践中心共建“随深学堂”福田文明实践共创站。活动现场,陈湘波、深圳晚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华、幸福会客厅主理人蔡惠娟共同为“随深学堂”福田文明实践共创站揭牌。

  8月,“随深学堂”系列讲座与活动围绕多领域展开:《风之语创想·探秘风向标》探秘风的形成和风向相关知识;《力学创想·探索倍力桥》讲解力学原理;剪纸汇三场活动集中展示传统剪纸技艺;《万世师表的孔子为什么骂人?》以通俗视角解读孔子生平……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让市民充分享受文化与知识交融的乐趣。

附件: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