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特色专栏 > 深圳非遗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邓英莲

日期:2023-02-21 09:53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非遗项目:凉帽、围裙带编织技艺

  性别:女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福田区

  简介:

  凉帽、围裙带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邓英莲,女,1929年出生,龙华客家人。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受过教育,只能在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农务,18岁嫁到上梅林村,生育了两男两女,现已儿孙满堂。在2007年公布的深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上梅林村的“凉帽带、围裙带编织技艺”被列入其中,邓英莲是该项目的第三代传承人。于2008年5月,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邓英莲在编织凉帽、围裙带

邓英莲在编织凉帽、围裙带

  广东南部气候炎热,全年日照时间较长,凉帽成为长年在田间工作的妇女们必备的保护用品。为了将凉帽固定在头上,最初以草绳为带,但很容易断,后来改用棉绳、布条,仍然简陋。到了明朝中叶,上梅林的妇女们开始习惯穿着围裙,围裙的下摆有一根布绳,用来将围裙的下端左右两角系于腰间。为了美观,妇女们在围裙上绣花、镶花边,把系围裙的布绳换成丝织带,编成的带子很粗糙,无花纹,无图案,宽窄、厚薄都不均匀。直到清朝初年,上梅林妇女们发明了带翘和带筒,使编织技艺有了新突破,编成的带子光洁平整,宽窄一致。到了清中期,她们又开始在丝织带上织上图案,加上流苏等装饰。最初的图案比较简单,后来逐步发展,织成了菱花、梅花、兰花、小乌龟等等多种图案。这种丝织带最初用在围裙上,后来,妇女们又将这种丝织带缝在凉帽上,既可以作装饰品,又可以固定凉帽,形成了现在的凉帽带和围裙带。编织凉帽带这门手艺不断被改进,并且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但是在物质大潮的冲击下,妇女们的手工活,几乎失传,变成了遗产。

  编织凉帽带需要简单的工具:带撬,一把形似匕首的宽5厘米、长30厘米的竹筒;鸡公仔则是布绳做成的“线梳”,夹在各色彩带之间;还有一条布绳绑在织带人的腰间。织彩带之前要配好线,中间一般是红白两色线,红白各为9 条,两边则可以随意配各种颜色的彩线,之后,将其剪齐,打成圈。

邓英莲在授徒

邓英莲在授徒

  准备工作完成后,织带人坐在长凳上,打成圈的彩线一头挂在凳子的一端,布绳从线圈穿过,绕在织带人的腰间,绷紧之后,织带人逐条将彩线缠上带筒结一个鸡冠的形状,再按照不同的花色、不同走线的编织口诀来编彩带。编织过程中,彩色左右翻飞,每翻飞一次,带撬就要织紧一次。织完彩带后,留下流苏至一定的长度就完成了整个工序。

  凭着织带人的巧手,几种颜色的线可以织出菱花、梅花、三角花,甚至可以织出小乌龟等多种图案。凉帽带、围裙带图案多样复杂,编织必须按口诀进行,因此难度大,需要很高的技艺水平,错了一步都不行,邓英莲称此为“错一步,不成图”,这样会编成没有花纹的“盲带”。据邓英莲说,凉帽带、围裙带是手工活,不像现在机器织的,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在编织过程中,颜色搭配、图案设计相当随意,没有两条织带是一样的,每一条织带都独一无二。另外,不同地方的人织出来的会有细微的差别,比如,客家人织出来的带子比较细。

凉帽、围裙带

凉帽、围裙带

  编织凉帽带和围裙带原来是深圳上梅林很多妇女必备的生活技能,如今30多年没有编织,很多人都忘记得差不多了。妇女们更多的是热衷于其他娱乐活动,年轻女子们即便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学习。为了让流传百年的时尚代代相传,上梅林族长黄邦贤每年多次不定期地组织部分妇女学习编织凉帽带。编织凉帽带手艺复杂,令妇女们对其感兴趣,深刻记住编织凉帽带的技艺,要经常组织她们到祠堂展开相关怀旧活动,如妇女亲力亲为地做糍粑和茶果,邀请其他村民前往品尝,让年轻人了解上梅林过去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在品尝美食的时候不忘提及凉帽带,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从实用价值来看,凉帽带的作用已经很小了,但是作为流传了几百年的手艺,它是深圳的一个文化标记;另外,在工业社会,现代人对纯手工的编织还是非常怀念的,所以我们需要对它大力保护和宣传。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