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喜嫁礼饼(合成号)制作技艺
性别:女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宝安区
简介:
陈群妹,女,1967年出生,深圳市宝安区公明街道楼村居民。1985年开始跟随父亲陈桂流学习喜嫁礼饼制作技艺,2005-2012年在深圳市金好彩饮食管理有限公司工作;2012-2015年在深圳市合成号食品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至今一直做着喜嫁礼饼(合成号)制作技艺的推广,喜嫁礼饼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喜嫁礼饼的制作技艺主要靠家传,其第一代传人陈水添(1886年—1950年),祖籍宝安楼村,世居深圳圩。上世纪初曾在“合成号”从事喜嫁礼饼制作;第二代传人陈桂流(1932年—),陈水添之子。陈桂流在少年时就师从父亲陈水添学习喜嫁礼饼制作技艺,他15岁起进入“合成号”打工,制作技艺愈发精进。陈群妹是陈桂流之女,出生于深圳宝安楼村。陈群妹18岁时自父亲陈桂流处承袭了喜嫁礼饼(合成号)制作技艺,为第三代传人。
第二代传承人陈桂流(左二)与女儿、第三代传承人陈群妹(左三)向学员传授喜嫁礼饼制作技艺
历史上“合成号”喜嫁礼饼一直由民间手工生产。虽历经百年,过去却没有详细的生产技术记载,全凭师傅口头传授和实践经验积累,手传口授的民间手工技艺特征明显。“合成号”喜嫁礼饼曾较大程度地介入了深圳原住民及相邻地域民众的生活,民俗特征明显。旧时深圳的民间婚庆活动中,喜嫁礼饼一直是男方家向女方家“下聘”的重要礼品,当时女方家往往因男方家以“合成号”所产的喜嫁礼饼“下聘”而生出好感。喜嫁礼饼既是一种重要的礼品,也是岭南人喜爱品尝的一种小食。有些喜饼的酥皮及馅料还加入了岭南地区特产的莲蓉、(咸)蛋黄、椰丝等,其口感为香、甜、酥、脆,符合岭南人的口味。自学艺以来,陈群妹一直致力于喜嫁礼饼地保护,并在2008年开始至现在收徒达数十人,传授喜嫁礼饼制作技艺,使喜嫁礼饼制作技艺可以传承下去。2011年,为更好地保护喜嫁礼饼(合成号)制作技艺,她参与组建了深圳市合成号食品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致力研发保护喜嫁礼饼制作技艺,让喜嫁礼饼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融合现代健康理念,使喜嫁礼饼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喜嫁礼饼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陈群妹积极推广喜嫁礼饼技艺,推动喜嫁礼饼走进文博会,举办多项传统文化专项活动,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把喜嫁礼饼送进校园;举办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关于描写家乡、赞美家乡的征文活动;走进凤凰卫视让深圳小食文化走向世界。在她的努力下,合成号被深圳市商业联合会评为“深圳老字号”。陈群妹还担任宝安区传统文化协会副会长。近年来,多次出资赞助文化活动,并率领公司员工参加了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等多项文化公益活动,为传统小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贡献。
喜嫁礼饼(合成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群妹(左一)
2011年以来恢复家族百年品牌“合成号”,并成功申请成为宝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参加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同时举办“第九、十、十一届文博会专项活动”把本土悠久的小食文化重新展现在世界面前。2013年,在宝安区“2013年沓饼文化节”上“宝安传统文化协会”正式揭牌,陈群妹担任协会副会长一职。“宝安传统文化协会”旨在研究、传承和发展深圳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岭南文化。协会将整理、挖掘和研究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蚝文化、广府风俗、客家风情、民间艺术等,并致力于一些传统习俗的保护和推广。
自2008年开始,陈群妹一直致力于传授喜嫁礼饼制作技艺、传播深圳传统小食文化,随时随地教学、宣传,已成其生活中的一部分。
陈群妹收徒较为严谨。首先注重考核弟子品德,一年后师徒双方互相认可,再正式收为弟子。教学方式一般采取一对一或同时对数人进行传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耐心细致、义务教学、无私奉献,不仅传授喜嫁礼饼制作技艺,并且将深圳传统文化、历史知识以及为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贯穿以简单而朴素的哲学思想,有机地融会于教学实践之中,使受教者技艺与品德双修。目前已有学徒数十人,包括陈博、张钟辉、张林、鲁文雅、余前冲、黄小娟等等,弟子们在日常学习技艺中都很认真,并且都能独立制作喜嫁礼饼。
2015年1月29日“合成号”商标被广东省著名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2015年5月12日《深圳味道》丛书向全国发行,推广深圳传统饮食文化。
陈群妹建立的喜嫁礼饼制作技艺传习所,设立了喜嫁礼饼用具收藏室,收藏有流传下来的用具,如做制作饼食的饼模、饼锤、铜盆、煮糖用的铜锅、筛粉用的竹筛、木盘、木盆、糖果罐、瓷碗、瓷盆、担饼用的礼篮、桌、台、座椅等,约200多件藏品;拥有传承族谱;
拥有合成号所有包装外观设计专利。
2015年12月被宝安区文体旅游局认定为宝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2月被深圳市文体旅游局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第三代传承人陈群妹(中)教授徒弟制作“合成号”喜嫁礼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