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平湖纸龙舞
性别:男
项目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龙岗区
简介:
刘旦华,男,生于1954年1月,平湖纸龙舞第五代传人。自小即对“刘氏平湖龙舞”情有独钟,每年春节期间必看“舞龙”。六十年代文化革命期间“龙舞”被迫停演。七十年代末,刘旦华在担任大队团支部副书记时,曾参与龙队重建与培训,并带领平湖龙队到深圳市(当时为宝安县)展演获文艺汇演第一名。2008年他第一个提出要发掘“刘氏平湖龙”,并亲自主持有关工作。在历时五年多的时间里他主持召开各种会议近百次,走访人员数百人次,培训老、中、青和少年队员200多人。最终完成了对“刘氏平湖龙”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纸龙制作、传承谱系、保护内容及创新完善等的发掘、调查和研究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有关申遗工作。
刘旦华在指导舞龙队员排练纸龙舞表演套路“游龙戏水”
平湖舞龙队由60余人组成,以狮鼓、大钹、锣作打击乐,以唢呐(鼓手)等为吹奏乐器。舞龙者在锣鼓音乐的伴奏下,表演“祥龙献瑞”“龙入禹门”“金龙缠柱”“游龙戏水”“龙逛花园”等舞蹈造型。每年除夕舞纸龙之前,必须举行“请龙神”仪式,到河边焚香祈祷,请龙神附龙身,谓之开光。元宵节表演结束后,即将纸龙抬到河边,举行“送龙神”仪式,将其火化,灰烬随流水而去,意为祥龙归海。
多年来刘旦华排除各种干扰、第一个提出发掘整理“刘氏平湖龙”。因随着时代变迁,文化环境及生活模式的改变,传统的平湖纸龙舞经“文革”期间停演18年后,至1983年虽有私人表演过一次,但无法恢复原舞蹈,1983年后,因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再次停演二十五年,现懂得传统全套平湖龙舞舞技的老人大多离世,且参与此项传统民族文化项目的人越来越少,传承人和爱好者均出现明显断层。以往懂得纸龙(主要是龙头)的制作方法的,只剩一位民间老艺人刘寿发,纸龙舞的制作、乐曲、舞技等均濒临失传的境况。
为了使舞纸龙的传统习俗得以传承下去,抢救和保护刻不容缓。刘旦华与发掘整理小组成员紧密配合,成功的使尘封了四十二年的“刘氏平湖龙”重现平湖。组建了老、中、青、少年龙队,做好有关传承、创新工作,使“刘氏平湖龙”后继有人,圆满完成了“刘氏平湖龙”申遗的各项工作。2008年被龙岗区公布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从2008年至今坚持不懈在平湖社区舞龙队传授技艺,接收培训的舞龙艺人近百人。
刘旦华在监督织龙工作
平湖舞龙队共需60人,分男女两队,每队约需20人组成。其中鲤鱼2人,龙头龙尾各1人,舞龙身7人。举“风调雨顺”(早期为虾、蟹、鱼鳖等水族)为“大栋”(玉柱)4人,禹门2人,后备及勤杂人员5人,可表演许多动作和造型。舞龙队以狮鼓、大钹、锣作打击乐,以唢呐(鼓手)等为吹奏乐器。鼓乐队需要8至12人。同时男女不混舞。
平湖纸龙的制作场所设在平湖社区凤凰新村服务中心一楼,面积100米。制作材主要有竹篾、藤、绳、铁丝、纸(包括宣纸、金纸、银纸、彩纸)、皮毛(包括兔毛、羊毛)、颜料、竹竿等。相关舞龙用品主要有:1、纸龙1条,长约18米,共九节,其中龙头、龙尾各一节,龙身七节;2、鲤鱼2条,长约1米,分三节,其中鱼头、鱼身、鱼尾各一节;3、大栋(玉柱)4条,栋顶立“风调雨顺”牌匾或瑞祥之水族等形态的扎制物长约1米;4、禹门1个,高约1.5米,宽30厘米,厚20厘米的“門”形框架。伴奏乐器包括:1、大鼓一个,鼓面直径80至100厘米(附大鼓支架);2、大锣一个,锣面直径50至60厘米(附大鼓支架);3、大钗一个,钗面直径70至80厘米;4、唢呐一支。
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培训和参加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平湖纸龙舞逐步推出了一系列的成果,2009年以来平湖纸龙舞已经为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深圳公共频道、深圳锦绣中华、深圳民俗文化村闹元宵、深圳市欢乐闹元宵及少儿舞龙队平湖街道贺新春录制节目数百分钟。其社会影响在逐年扩大。
2014年4月被龙岗区政府认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6月被深圳市文体旅游局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刘旦华参加平湖社区“刘氏平湖龙”发掘抢救及申遗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