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特色专栏 > 深圳非遗 > 文物遗产资讯 文物遗产资讯

“非遗”年俗为深圳添文化烟火气

日期:2023-01-31 11:32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沙头角鱼灯舞、“辞沙”祭妈祖、东山渔歌、“祥龙献瑞”……一曲曲歌舞,一件件什物,新春里的“非遗”年俗,承载了深圳千百年的海洋记忆,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这个春节,文化的“烟火气”又回归了。

  今年春节期间,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场热闹非凡。由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与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首次携手推出的“中英街春节主题小集市”,邀请鱼灯编扎师傅现场展示传统技艺。栩栩如生的沙头角鱼灯,烘托出浓浓的年味,让市民游客领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沙头角鱼灯舞,源自清初的盐田沙栏吓村,流行于沙头角、盐田、新界等地。客家语“鱼”“吴”谐音,故吴灯舞也谓“鱼灯舞”,为渔民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必备节目。

  鱼灯用竹篾扎成鱼的形状,糊上纱纸,用元粉、牛皮胶和上颜料画鱼,再涂上桐油。鱼腹下装一条20厘米长小棍,以此举鱼灯、跃起舞。伴随着锣鼓唢呐等演奏的广东音乐,20多种鱼灯在人海中“铲沙”“窜水”“飞跃”,如同海面上跳跃的鱼儿,轻盈灵活“游”进大街小巷,演绎出辛弃疾笔下的“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场景。

  走进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蜡像栩栩如生:鱼灯熠熠、上下翻滚、交错游动、舞姿独特。2006年和2008年,沙头角鱼灯舞分别入选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深圳海洋文化、客家渔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沙头角鱼灯舞频频亮相鱼灯节、参加海外春节巡游等,将300多年前先民的美好期许在舞动中传递,也擦亮了深圳海洋文化名片。

  “起龙咯!”,在欢乐的锣鼓、鞭炮声中,大鹏新区南澳又迎来了草龙起舞过大年、万人空巷同祈福的场景。

  广东省级非遗“舞草龙”,是南澳渔民自清朝以来形成的社祭文化活动,分“扎龙”“舞龙”“送龙”三部分。草龙用山上的剑草捆扎,由龙头、龙珠、龙身和龙尾组成,配上红红绿绿的饰物,头身插满香。每年年初二入夜,百余名渔民将草龙身上的香点燃,让草龙变成火龙,在龙珠前引下穿街过巷,逶迤前行。所到之处,家家点燃红烛、奉上生果酒水。最后,当舞龙队在大海边点燃爆竹、纸宝、龙衣“化龙”,渔民们也将各色彩珠投向大海祈福。此时,鞭炮锣鼓齐鸣,渔村一片欢腾。

  因海而兴的深圳,有海洋非物质文化遗存包括国家级沙头角鱼灯舞,省级“辞沙”祭妈祖大典、胥家人婚俗、胥民过年习俗、大鹏追念英烈习俗等,市级天后宝诞祭典、沙井蚝民生产习俗、南澳渔民娶亲礼俗等。今年春节,各种非遗年俗文化活动纷纷回归。作为其中的代表,“渔”“龙”文化多彩,艺术表现丰富,充满看点。

  广东省级非遗“龙岗舞龙”,舞的是布龙,龙头造型复杂、颜色鲜艳、头角峥嵘、威风凛凛,舞出了“祥龙献瑞”“游龙戏水”“蛟龙闹海”等招式。

  深圳市级非遗“平湖纸龙”,舞的是纸龙,龙身和龙尾用金纸、银纸蒙裱绘上龙鳞,在狮鼓、大钹、锣作、唢呐的伴奏下,表演“龙入禹门”“金龙缠柱”“游龙戏水”“龙逛花园”等,贯穿大年初一至元宵。

  岁月更迭,时代变迁。舞龙用的烛火已被更有科技感的LED灯替代,但年俗背后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祈愿,依旧是一代代深圳人不变的乡愁记忆和文化传承。 (来源:深圳特区报)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