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星与其作品《团花》合影。
2月1日午后,阳光和煦,沿着宝安区石岩街道石观路旁的水田社区前行,不远处,隐匿着一家老店。50岁的手艺人张民忠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他将糯米磨成面团,掺入颜料,揣在手中仔细捏制着。在他的身后,有神采奕奕的民俗人物、有色彩鲜艳的卡通摆件、有意气风发的“福牛”……各式各样的面塑作品,传递着别样的“烟火”气息。
临近春节,记者探访了面塑、剪纸等非遗传承人。他们在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里,以一种淳朴的方式,传承着古老的民间艺术。今年春节期间,他们还将留在深圳驻场表演,并将各具特色的民间手艺带到基层,为市民带来不一样的年味。
面塑传承人捏出“福牛”贺新春
“你看,这是迎接新年捏制的‘福牛’!”2月1日,记者见到了手艺人张民忠,他向记者展示刚捏制而成的面塑作品。
张民忠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是深圳市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捏面人”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耳濡目染,7岁时,便跟随爷爷学习面塑艺术。面塑,又称“捏面人”,是一种以面粉、糯米粉等为原料,塑造成各种人物形象的传统民俗艺术。据史料记载,捏面人艺术最早可追溯至汉朝,至今已延续2000多年。
“小时候最喜欢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张民忠说,传统面塑的形象多取材于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等。在民间祭祖、节庆、祝寿、婚嫁等民俗活动中,人们常把面人作为供品或礼品使用。
2002年,31岁的张民忠从老家来深圳打拼,并将面塑手艺带到了深圳。来到深圳后,他开始走街串巷、四处摆摊。由于深圳气候潮湿,面团容易在潮湿天气发霉。张民忠反复研究,经过系列工艺处理,攻破了面人无法长久保存的难题,这让他有了信心。
近20年来,为了传承这项技艺,他积极参加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在多所中小学教授面塑,并将现代人物和深圳元素融入作品中。比如,2020年恰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他制作了一组名为“渔夫一家”的作品。他还临摹象征深圳改革开放精神的“拓荒牛”等,希望通过“指尖”的技艺,记录深圳故事。
临近春节,张民忠将自己的行程排得很满。他计划在社区和商场进行面塑技艺展示,让更多市民认识面塑艺术,讲述深圳故事。
田氏剪纸剪出浓浓“年味”
1月30日清晨,鹏城刚刚苏醒,云雾未散。在福田区梅林社区一张木桌前,田星正忙碌着,准备剪纸材料。一把剪刀、一支铅笔、一张彩纸……不到10分钟,一幅栩栩如生的牛年主题剪纸作品随即跃然纸上。
田星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田氏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生于1966年,成长在有着“民间绘画艺术之乡”美誉的陕西省宜君县。
她告诉记者,陕西独特的文化似乎与生俱来孕育了一群心灵手巧的妇人。在她的家乡,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是当地最热闹的时节,村里的妇女都会聚集在大炕上剪纸。她6岁时就开始跟随家人学习剪纸。1991年,田星被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聘用,并以传承人的身份,从事民间剪纸的研究与传承。
“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曾以这样的诗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田星看来,剪纸,意味着满满的喜庆和祈盼,剪纸的背后贴合着文化传承的血脉。
如何将剪纸的传承与深圳的文化融合创新,田星做了大量的尝试。来到深圳后,她将目光聚焦深圳本土题材,融入西方绘画和雕塑原理,并将剪纸艺术带进深圳各个校园以及社区。20多年来,她累计指导的学徒超上万人。今年春节期间,田星还将留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向市民演示剪纸艺术。
像田星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2月2日,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党支部书记蔡劲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春节期间,深圳有100多名非遗传承人将留在深圳,他们希望将古老的民间艺术带到基层,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增添深圳的年味。
这不单纯是民间手艺人的会师,更是非遗融入深圳文化发展中,一场关于非遗传承保护、融合、发展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