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率先打造酒店行业综合监管场景

日期:2025-04-29 11:55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4月28日上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多部门对随机抽取的福田区某酒店开展联合检查,实地检验酒店业综合监管效果。该酒店负责人在接受检查后表示:“原来不清楚会接待哪些部门、什么时间、多少次的上门检查,现在监管部门综合一次,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上半年检查事项的全面‘体检’,还获得定制化合规建议,真正感受到监管服务的温度。”

  聚焦痛点:从“多头检查”到“一查多效”

  “政府部门的检查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很愿意配合,但过多过频的检查也给我们的运营带来负担,能不能组织多个部门一次上门检查?”

  今年3月底,市市场监管局关注到我市福田区某一高端酒店提出的诉求。酒店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是吸引国内外游客、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领域。企业的“烦心事”就是政府的“心头事”。为了快速回应企业诉求,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组织文体旅游、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水务、福田街道办等多部门会商,认真梳理酒店行业面临的检查事项和过往检查频次,按照“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实地核查一次上门、检查结果一次告知,守信企业‘无事不扰’”的原则,整合监管资源、优化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模式,推动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化、集约化、智能化,打造酒店行业综合监管的“最优解”。

  福田区“双随机、一公开”联席办印发了《福田区酒店综合监管场景标准规范》,通过数据共享、信用分级分类管理等手段,对信用良好的酒店实行“无事打扰”;对确需上门检查的企业,统筹整合跨部门、跨层级的127项检查事项,制作一张“综合监管任务清单”,将原来分散开展的9类81个检查计划合并为1次联合检查,将检查频次大幅压减41%、检查人员压减44%。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表通查、一查多效”。市政协委员周南表示:“这一次综合监管整合了6个部门3个层级的检查,通过多个维度减少入企,还形成了长效机制,这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服务型监管。”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监管+精准服务”新范式

  行动中,监管人员运用大数据监测、AI预警、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对食品安全、污水排放等高风险领域实施非现场监管,实时推送风险预警信息。同时,向企业发放《酒店行业综合合规手册》,集成消防、食品、特设等7大领域监管标准,梳理常见违法风险点94项,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合规指引,助力企业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释放活力:构建"信用承诺+动态监测"跟踪体系

  此次行动邀请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监督,建立起“检查结果即时反馈、发现问题统筹整改、后续信用监督监测”的全流程透明机制。联合检查组6个部门现场联合出具《综合监管结果告知书》,一次性告知企业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对违法行为后果轻微的,由企业自行承诺限期整改;对检查未发现相关违法行为的,企业可享受“无事不扰”安静期,除接到违法线索、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等情况外,不再对企业开展上门检查。市人大代表方成群表示:“这种将刚性监管与柔性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既守住了安全底线,又释放了市场活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

  长效推进:以“制度+科技”不断深化综合监管改革

  本次酒店行业综合监管是深圳市“场景式综合监管改革”的生动实践。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制度+科技”双轮驱动原则,推动建立统一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对各层级、各条线监管任务的统筹,并逐步推进在黄金珠宝、人工智能等30余个重点行业领域打造标杆监管场景,试点成熟后复制推广至全市各相关行业领域,预计将惠及百万市场主体,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性供给。

  据了解,市市场监管局把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作为服务企业、支持企业的重要抓手,在2025年初新春部署会上部署开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攻坚落实任务。今年以来,聚焦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期盼、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陆续推出了5项减负式监管措施。

  一是制定“无事不扰”正面清单。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推行“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和事项清单。分期分批将信用好、风险低、合规度高的企业纳入“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并进行动态管理,对清单内企业实行守信免检、正向激励。对违法问题发现率低、违法行为后果危害轻微、被投诉举报量少,能够通过企业自治和行业自律达到管理效果的检查事项,列入“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对清单内的企业和事项,除了上级部署、收到违法线索和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规定的外,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

  二是深化“随信综合查”监管模式。聚焦餐饮、重点工业产品等民生关注的重点领域,深入推进“随信综合查”,优化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对经营主体进行自动分类、精准画像、动态管理,合理确定抽查检查频次。年内,跨部门“联合任务不低于30%、政企减负率不低于40%”。推行“一业一查”综合监管改革,按照“同一检查对象、能联合尽联合”的原则,科学整合多个检查事项,规范联合检查要求,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出具一份“体检报告”,将多部门联合检查结果一次性告知企业。

  三是编制“一业一册”合规经营手册。围绕重点行业,聚焦一类场景,编制跨部门“一业一册”合规经营手册,整合各方面监管要求和标准,一次性告知市场主体需遵守的法律法规、资质条件、生产经营规范等,并列出常见的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帮助市场主体提升合规经营意识和合规经营能力,防范违法风险。

  四是拓展非现场智能监管。率先在食品、特种设备监管等重点领域,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AI预警等技术赋能监管执法。能通过网络监测、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开展检查的,不入企检查。

  五是推进综合监管融合式检查。在全市11个区打造各具特色的综合监管场景,加强对场景内检查计划、检查部门、检查手段、检查层级、检查过程、被检查对象等统筹,进一步健全协同监管机制,明确检查标准规则,有机融合企业自查邀约、非现场检查、触发式监管、实地核查等监管手段和方式,实现监管“减负增效”。

附件: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