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书房夜话第十季第十一期活动举行 菖蒲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象

日期:2022-11-29 15:16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11月26日,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受邀做客“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季第十一期活动,以“菖蒲文化与文人‘蒲石盆’”为主题,结合图像和文献,带领读者领略那消失已久的菖蒲与文人结缘的若干生动、鲜活片段。

  郭学雷介绍,菖蒲文化始于周代。唐以前菖蒲主要是作为一味长寿不老的灵药仙草,并用来飨宴重要宾客,菖蒲开花还被视为祥瑞之象。唐始,僧人最早于室内植菖蒲盆景,此为菖蒲清供之始。宋代是菖蒲文化集大成的时代,这一根植于拳石上的灵苗仙草,因其“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的自然属性,被比拟为文人精神的写照。并从最初庭园的花卉清供、几砚间适情养性的妙品,至明代更演化为书斋必备的怡养至清之具,既可清赏又具养生保健功效。此风一直延续至晚清、民国,已成为中国传统文人眼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意象。现在,菖蒲文化又强势回归,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仍需我们的关注。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