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晚,以“文学写作”为主题的“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二季正式启动。本季首讲以对话的方式,邀请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霞、作家南翔三位嘉宾,聚焦“文学写作的当下与未来”,探讨文学写作对于大众的价值与意义。
启动仪式上,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介绍,“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自2014年11月创办至今,今年迎来第十年。十年来,“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一共举办了181场活动,有340多位嘉宾走进南书房和读者分享见解,线上线下活动参与人数达100多万人次,已然成为深圳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符号。
张岩表示,本季“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以“文学写作”为主题,主要邀请深圳本土作家、学者开展“文学写作十八讲”活动,带领市民读者走进气象万千的文学世界。
今天的文学形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要如何去应对?作为本次首讲的主持人,南翔与尹昌龙、刘洪霞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探讨。
尹昌龙认为,文学最根本的是写人内在的情感世界。文学最伟大的东西是一种“见证”,证明人在这个世界上曾经爱过、曾经也热烈地生活过。“在某种意义上,作家是幸运的,他们始终把他们心灵的东西通过文字来表达,而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讲,我们可能都当不了作家,但是你需要用文字给你身边的人,给这个年代做一份交代。”
对于什么是好的文学写作,刘洪霞认为作品还是要有思想的重量,而艺术性加上思想性是更好的写作。写作者要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世界意识”或者“空间意识”。“我发现全球化之后,现在不仅仅是城市和乡村的二元对立结构,而是城市和世界的关系,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所以你在写作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一个高远的视野,你要有世界意识。”
在南翔看来,文学写作贯古通今,无所不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来源。他也赞同刘洪霞的观点,认为“拥有世界的视野、世界的意识、世界的眼光可以不断提升我们写作的坐标,才可能圆我们每一个人的写作梦,不一定要达到某个标准尺度,我们自身乃至社会的认可都能成为衡量我们写作不断提升的标高。而你自己乃至于社会的认可可以成为我们写作不断提升的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