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山海间的红色印记

日期:2021-04-07 10:58 来源: 字号:      【内容纠错】

  发现城市文化脉络,传承深圳历史记忆。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共同举办的“深圳记忆”第二季文化探访第二站探访位于大鹏新区的“红色堡垒”古村落——土洋村。

  “深圳记忆”是深圳图书馆着力打造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品牌,自2014年末正式启动,旨在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通过采访征集、拍摄纪录片、举办展览、建设数据库等形式,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

  土洋社区是一个众多历史事件交集之地。曾经,东江纵队将司令部设在这里,从这里运送给养,东纵北撤山东也是在这里的沙鱼涌海滩登船。

  此次担任向导的是东纵战士后代、土洋社区工作站副站长、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永忠。他是土生土长的土洋人,家族四代中,革命家众多,仅行伍出身的就有28位。每条街道,一砖一瓦,古树老井,在李永忠的讲述下,都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

  土洋社区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西南部,东西北三面靠山,南临大鹏湾,气候温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依山傍海,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李永忠介绍说,土洋村民大多是客家人,当年利氏和李氏祖先先后来此开疆拓土,建围定居。

  土洋地名由来,流传有几个版本。按1999年出版的《广东省志·地名志》所载,土洋村因村民以土填洋立村,故名。

  除此,有一说是由“屯洋”改称而来。土洋,因其三面靠山,一面临海,别称“屯洋”。由于东纵的活动,“土洋”使用得越来越多,逐渐只称“土洋”,并沿用至今。

  现如今,人们只要提及土洋,便与“红色堡垒”联系在一起。土洋是革命老区,具有厚重的红色历史底蕴。其中土洋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是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圳市党员教育基地、大鹏新区廉政教育基地,2019年10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陈列馆等红色旅游资源。

  此次,探访组约访到了老战士——92岁的李强老人。胸前闪耀的一枚枚纪念章映照着他近一个世纪的光荣岁月。

  李强表示,东江纵队第一座司令部设立在此,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作为广东敌后抗战指挥中心,不仅对土洋地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深圳乃至广东抗战史上留下了无比光辉的一页。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土洋有9名年轻的同志英勇牺牲,最小的牺牲时年仅17岁,葵涌镇政府和土洋村委为了缅怀革命烈士所作出的贡献,于1985年12月建立土洋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亭。

  漫步土洋古村落会发现,现代文明与客家文化、海洋人文交相辉映。遮天蔽日的古榕树, 近200年的古井,斑驳的土墙与坐落在村中的东纵司令部、作战部、政治部、军需处等旧址无一不诉说着一件件值得铭记的“土洋往事”。

  尤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以来,大鹏新区全力打造“一线七点”红色教育路线,成功开通了大鹏新区第一条街道级红色巴士线路,将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玫瑰海岸党群服务站、沙鱼涌红色记忆馆、东纵北撤纪念公园、官湖望鱼岭、艺象国际艺术区、东江纵队红军小学,串联成“深圳·葵涌红色教育路线”,累计超过15万人次来葵涌接受红色教育洗礼,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