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记忆”项目由深圳图书馆于2014年末启动,旨在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通过采访征集、拍摄纪录片、举办展览、建设数据库等形式,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
2021年度的“深圳记忆”文化项目,重点以深圳社区村落为对象,对蕴含在村落中的历史沿革、名人掌故、非遗民俗进行深度走访和挖掘。
七月,《深圳记忆》项目小组来到深圳平湖,开启第二季第八期探访之旅。寻访以“坚强的革命堡垒”著称的山厦村,找寻红色印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多姓氏族人聚居的明代古村落
进入山厦老村,迎接我们的是矗立百年的老榕树、青砖灰瓦的旧屋舍,城市更新中的老村已经基本腾空,显得格外安静。
年轻的山厦社区党委副书记叶志荣在“山厦革命历史纪念馆”的门口向我们挥手致意,他是土生土长的山厦村本地人,纪念馆门口的香山路就是他儿时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乐园。叶志荣告诉我们,山厦村位于平湖街道西北部,古时也称屏山村,属东莞七都,新中国成立后从东莞划入宝安县。1451年(明朝景泰年间)建村,面积5.6平方公里,村民讲粤语“莞宝话”,也称“围头话”。原住居民中主要有严、叶、邬、罗、冼、江、林、翟以及张、沈等姓氏。“数百年来,各姓族人相处十分和谐。跟平湖地区其他有点历史的村落社区以单姓为主不同,山厦是一个多姓氏的社区,这跟它的建村历史有关。”叶志荣说。
深圳第一个村党支部在此建立
山厦社区是红色革命老区,也是东江纵队抗日的主要根据地之一。山厦村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英雄俊杰,尤其是20世纪以来,从大革命时期、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优秀儿女。
“一直以来,山厦都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这里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之火点燃之时,深圳首个村党支部诞生于此,传递星星之火,这里积淀了深圳多彩厚重的红色印迹。”对山厦红色历史具有深入研究的平湖地方文史专家陈建平介绍说,早在1925年夏,山厦村的严凯祥、严永辉等人在上级党组织派来的蔡如平、蔡日新指导下组织成立山厦农会。1926年初,农会取得较大发展,大多数贫苦农民纷纷加入成为会员,培养了一大批进步青年,还训练武装起一支12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
1926年5月,山厦一群热血青年在村外山猪坑旁的一棵老荔枝树下庄严宣誓,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深圳地区第一个村党支部——山厦党支部。严凯祥被选为山厦党支部第一任书记。从此,平湖乃至整个深圳地区党的建设翻开了新篇章。在党的领导下,在山厦这片热土上,先后有17位英烈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革命薪火,山厦相传”
中共山厦地下工作情报站旧址、农会旧址、党支部第一次宣誓仪式的活动旧址、山厦革命烈士纪念碑……伫立在山厦社区的多个纪念旧址前,隐约能感受到当年发生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尤值得一提的是,山厦村还有一个被村民们奉若圭臬的所在地,也是外人进入山厦的第一站——“山厦革命历史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按照山厦老村民的回忆进行原貌修复建成,于2009年对外开放。纪念馆分为“革命薪火,山厦相传”和“抗日救亡,民族解放”两个主题展厅,分别展示了山厦人民革命斗争和抗日救亡的光辉历史。2014年8月,“山厦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深圳市委确定为深圳市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常年向社会公众和各级党组织免费开放,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