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书月“邂逅”科学节,一场连接“纸页文字”与“自然生灵”的科普阅读盛宴如约而至。8日,第26届深圳读书月“自然里的深圳”特别策划暨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仙湖植物园特色活动启幕。
本次活动以“‘书’写自然”为主题,将《深圳植物志》等植物志书为纽带,为市民打造了一场“读自然之书、探生态之秘”的沉浸式体验。当天上午,科普讲堂“用植物书写深圳故事——《深圳植物志》编研之路”在深圳图书馆中心馆率先开讲。仙湖植物园副主任王晖娓娓道来, “植物是城市最沉默的见证者,而植物志则是它们的‘身份证’与‘编年史’。”王晖介绍,这套共4卷、800余万字的专著,历时十余载踏遍溪谷山峦完成,收录了深圳野生及常见栽培植物共2732种,系统勾勒出深圳植物多样性全貌,填补了这座城市没有地方植物志的空白。当天上午还举办了 “绿野寻踪,万物入志——植物志书背后的故事”论坛环节。
当天下午的系列科普实践“以自然为课堂”,带领公众从“读自然”走向“做科学”。在《秋海棠属植物形态解剖图鉴》《植物园里的缤纷生命》和《苔藓之美》等书籍作者的带领下,学生们亲手操作显微镜解剖秋海棠、使用糖度仪破解果实甜度之谜、执起画笔描绘苔藓微观之美。